11月上旬,作为第十六届西博会德国主宾国活动之一,中德能效技术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中德双方的3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两国绿色低碳发展的合作路径。 此次论坛举办正值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之际,融入“一带一路”,构建中欧国际物流绿色通道成为讨论热点。
中欧班列作为国际货物联运的新型组织方式,应中欧投资贸易的不断扩大而产生,随“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而壮大,已成为沿线各国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的重要载体,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
据悉,自2011年首次开行以来,中欧班列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近两年,辐射范围快速扩大,货物品类逐步拓展,开行质量大幅提高。截至2016年6月底,累计开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国内始发城市16个,境外到达城市12个,运行线达39条,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约170亿美元。
A
中欧班列驶出新速度
近日,搭乘渝新欧班列的26袋邮包共计139件邮件,顺利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并经卡车转驳至法兰克福邮件处理中心后完成末端配送,标志着中国重庆-德国杜伊斯堡中欧班列运邮圆满完成测试,利用中欧班列运输国际邮件常态化运作的基础已经夯实,中欧班列运邮取得重要突破。
此次测试历经15天,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5个国家,开创了中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全程运输国际邮件的先河。
测试是去年3月由万国邮政联盟与中、德两国邮政部门共同发起的,筹备工作历时一年半,涉及5大国际组织和6个国家的海关、铁路、邮政、质检等相关方,沟通协作流程复杂。由于国际铁路运邮机制在国际国内尚属空白,测试需各国携手创新监管模式和作业组织。此前,按照“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国家邮政局今年年初联合外交部、海关总署、交通运输部等8家单位建立了中欧班列运邮(快)件联合工作机制,推动万国邮联将我国提出的“关于建立国际铁路运邮机制”提案纳入其2017年至2020年工作计划,并获得第26届万国邮联大会批准。
中欧班列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是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该《规划》明确中欧班列是深化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提出了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运量稳定、便捷高效、安全畅通的中欧班列综合服务体系”,“中欧班列年开行5000列左右,回程班列运量明显提高,国际邮件业务常态化开展”。
这是中欧班列发展历程中首个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方案。
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司长田锦尘表示,根据目前的发展态势,到2020年实现5000列的目标还只是一个保守估计。德国铁路货运股份有限公司中方首席代表董万旭也很认同田锦尘的观点,他认为,目前来看,渝新欧、蓉欧等很多班列的运输量已经超出了想象,到2020年开行5000列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教授范厚明分析,中欧班列服务于中欧货物贸易,以到达汉堡的货物为例,通过水运的时间超过一个月,而通过中欧铁路运输则不到半个月,班列具有明显的时间优势,对高价值货有吸引力。虽然目前运输成本相对较高,但未来通过协调沿线各国实现通关便利化、统一班列品牌、开展小陆桥运输拓展货源、优化运输网络布局等一系列措施可以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缩短运输时间,因此,中欧班列将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针对《规划》出台后的进一步工作,田锦尘表示,要从三个方面予以重点推进:一是加强统筹协调,继续发挥中欧班列专题协调机制的作用,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协调国内各部门、地方、境外沿线国家之间的关系,履行政府职能,为中欧班列营造良好的运营环境;二是建设统一品牌,提升运营效益。“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大协调力度,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中欧班列品牌使用和管理工作,促进内部良性竞争,力争把中欧班列建设成为国际竞争力强和信誉度高的国际著名品牌。各平台公司也应加强联系,相互支持,就相关情况及时进行对接,扎实推进统一品牌建设;三是推动中欧班列的发展需要发挥合力,需要各方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国家发改委、中国铁路总公司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规划》要求,统筹利用中欧铁路东、中、西三条国际联运通道,优化集疏运系统,科学利用铁路运能运力,着力提高班列运行效率和效益,确保重点任务和配套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B
班列市场持续升温
根据该《规划》,未来5年,我国将在内陆主要货源地、主要铁路枢纽、沿海重要港口、沿边陆路口岸等地规划设立43个中欧班列枢纽节点,中欧班列运行线(包括中欧班列直达线和中欧班列中转线)将从目前的23条增加到43条,石家庄、昆明、贵阳、厦门、南京、太原、南昌、南宁、包头、银川、西宁等城市纷纷进入规划即将开行中欧铁路直达班列线城市名单。毫无疑问,《规划》大大扩大了现有班列市场的规模,对于新增城市和处在这些城市的企业来说,不啻为其提供了一个全新机遇。对于已经开始班列运营的地区和平台企业来说,酝酿推出新的发展策略、寻求新环境下的多方共赢则成为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郑欧班列的开行数量和质量都稳步上升,该班列的运营平台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公司总经理赵文明介绍说,郑欧班列在今年10月前已经实现了每周去三班回三班,如今是每周去四班回四班,全年可达到开行230班的规模。公司将积极落实《规划》,在稳健提升开行班次和质量的基础上,争取明年开通350班,实现每周去五班回五班,2018年,将开行500班。
今年以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欧班列发展如火如荼,势头迅猛。
6月8日,中国铁路正式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重庆、成都、郑州、武汉、长沙、苏州、东莞、义乌8地火车站同时向欧洲大陆开行中欧班列。
8月13日下午,X8024次中欧班列义乌—俄罗斯从铁路义乌西站首发启程,驶往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标志着该铁路线开通。该线路总长7200公里,全程用时1周。
8月28日10时,中欧班列(广州至俄罗斯卡卢加)X8426/8427次从广州大朗站开出,在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出境,驶往俄罗斯卡卢加州沃尔西诺站。该班列全程11500公里,运行时间15天左右,装载41个40英尺集装箱。
……
中欧班列从第1列到第500列,历时4年;从第501列到第1000列,历时7个多月;从第1001列到第1500列,历时5个月;从第1501列到第2000列,仅用时3个半月。
哈欧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仅一年,现运营哈欧、哈俄两条班列线路,公司副总经理王正东说,《规划》将哈尔滨列为中欧班列主要铁路枢纽节点,还将哈尔滨至俄罗斯比克良等城市的铁路直达班列线一并列入,明年公司将大力发展哈俄班列,力争在2019年成为东线通道的班列节点。
另一个班列运营的“新手”甘肃中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同样雄心勃勃,该公司董事长杨宇介绍道,公司运营的中欧班列“天马号”计划开通武威至中亚、俄罗斯、欧洲的西行班列,武威至蒙古国、俄罗斯的中线班列以及配合海铁联运的“天马号”东行班列。为促进班列的常态化运行,公司还启动了与全国各地中欧班列“代码共享”合作业务。
C
开启铁路运输新时代
当前,世界各大洲之间主要的物流方式是海运。中欧班列的开行,为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物流运输,建立起了一条除海运、空运之外的铁路运输通道。而这一条通道,与海运和空运相比,优势明显,成绩喜人。目前,中欧班列是海运时间的三分之一、空运价格的五分之一,赢得国际物流市场的青睐。2015年,中欧班列开行815列,是2014年的2.7倍,其中,欧洲开往中国的班列265列,增长8.5倍。截至2016年6月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1881列,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约170亿美元,其中回程班列达502列。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班列开行619列,同比增长1.5倍,包括回程209列,同比增长3.2倍。应该说,统一品牌后中欧班列在中欧国际物流竞争中将更有优势,提升了铁路物流在中欧物流竞争中的话语权。
我国开行的中欧班列,在路网上具有很大空间。目前,西部有阿拉山口与霍尔果斯、中部有二连浩特、东部有满洲里与绥芬河三个方向出口,班列经由中亚哈萨克斯坦,过俄罗斯,可到达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欧洲国家。在超过5000万平方公里的欧亚大陆版图上,目前中欧双方已在中国国内16个城市与欧洲8国12个城市间建立了39条班列运行线。广袤的空间,肥沃的土地,为中欧班列进军物流市场打开了大门,市场前景广阔。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经济的发展需要国与国的互相帮扶和支撑,中国的发展需要欧洲,同样,欧洲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欧班列就像是丝线和纽带,拽起中欧经济紧密合作与共同发展的风帆。如今,中国的商品在欧洲很受青睐,而琳琅满目的欧洲商品,也源源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中欧班列不仅仅促进中欧经济的发展,还成为一位和平友谊的使者。
当下,中欧班列物流日新月异,组织日趋成熟,班列沿途国家经贸交往日趋活跃,国家间铁路、口岸、海关等部门的合作相互促进,日益密切,共同发展。这些有利条件,为我国的物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也为铁路进一步发挥国际物流骨干作用,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将丝绸之路从原先的“商贸路”变成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起到重要作用。